语言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年度报告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语言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汤红娟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代勇才/15*******99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3*******9@qq.com
所在学校名称:乐山师范学院
2017年12月26日填报
一、中心教学管理
中心教学管理规范、运行良好、归档有序,各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措施有力、有效。分管教学副院长对中心的教学工作负全责。两名教学秘书分别承担专业外语教学和大学外语教学工作,他们对各自分管的教学管理工作十分投入和敬业,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人性化”服务,做好节假日前后教学检查等工作。除常规教学管理外,他们还肩负着我院教师全校性通识课程、普通话、三笔字、计算机等考试和教改教研等质量工程工作。在教务处举行的“期末课程考核工作检查”中因其命题、制卷、考试、阅卷、总结各环节工作出色获得检查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验实训课程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开课,实验实训项目设计合理。建立实习实践工作档案,有过程记录;实验室开放有举措,实验室开放频率高,且有详细开放记录;认真进行大型实验设备利用效能的整改,有效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二、教学教研教改
中心教师教研教改意识强烈,形成了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改反哺教研的良好氛围。2017年中心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做精做强师范。开办卓越师范生班,提出“三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和“三全”卓越目标,明确了三方导师制职责,聘请了校外指导教师50名充实实践教学体系。中心组织申报4项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成果奖,2项获三等奖;获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14级学生鲁蕾雅获得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文科二等奖。中心全面实施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了课堂展示、教改论坛、成果物化、教学反思等系列活动。中心质量工程取得新进展。英语词汇学获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获2项校级教材立项。中心完成了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和日语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心增加实习基地3个。与乐山五中、乐山师范附属小学签订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议和,为师范生的发展提供了嵌入式的课程体验、教育见习实习平台。中心申报新专业法语专业。中心成功召开第十届基础教育论坛外国语学院分论坛,邀请10余所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分论坛研讨。中心评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完成了审核评估自评报告以及自评报告基础性支撑材料。
积极组织申报学校年度教改项目,汉语言训练实训室共申报9项,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论文共7篇,其中核心2篇。
三、教学质量
1.本年度,中心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心开展“新外院,新气象”学风建设专项行动,以学风促班风。实行班级、年级、学院的考勤制度,建立班级动态数据管理,大一大二抓晨读和晚自习、大三开展自主学习和二语习得、大四鼓励考研和就业。中心引导学生大力开展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创建评选活动,24个班级开展优良学风班的创建活动。2014级学生李代国被评为乐山师范学院第八届“十佳青年学生”。中心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校2017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中心积极组织开展素质与能力拓展活动,学生专业竞赛成绩优秀。近100位学生参加CCTV英语演讲风采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三等奖的有1名,四川省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5名。2名同学参加第二十届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获华西赛区三等奖。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四川赛区决赛,获得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48.06%,高出全国平均成绩1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2017级晨读成果展、第一届乐山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展演汇报。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汉语言训练实训室共报有17个项目,在评审中,有9项被评定为国家级项目,8项获批为省级项目。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0篇。成果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增长。
3.师范生: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师范生讲课大赛。第七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大赛,获教学技能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教学设计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7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文学创作上获“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
4.非师范生: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7项。省级竞赛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0项。
5.中心共获学科竞赛奖项国家级100人/次,其中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21人/次;三等奖63人/次;省级79人/次,其中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22人/次,三等奖32人/次。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53项,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获奖16项、“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15篇。新增学生在校创业项目5项,其中正式工商注册有2项,新增省创业补贴2项2万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7项,国家级立项9项,省级立项8项。考研报考率为31%。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
中心立足于省级、校级和院级精品课程,依托课程群、课程链构建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认真对四年来的教学改革进行总结和提炼。中心质量工程取得新进展。英语词汇学获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获2项校级教材立项。中心完成了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和日语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心申报新专业法语专业。
六、中心建设与实训教学
中心十分注重实验实训工作。三名实验员承担着13间语言实验室和1间同声传译室的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中心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与北京外研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FIF口语大数据协同创新训练研究基地”。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省翻译协会授牌“四川省翻译协会旅游文化翻译研究中心”融合发展,为筹建省级科研平台打下基础,为联合培养MTI研究生和申报硕士点提供支撑。
七、中心承担服务工作
中心积极发挥高级别项目辐射作用,反哺教师教育。依托高级别课题研究,与乐山市徐家扁小学、乐山外国语小学、临江安踏姚基金希望学校开展子课题研究,促进以省级骨干教师邓雪梅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小学英语教师团队,推动基础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级别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得2017年四川省普教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中心面向政府的服务 积极参加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与服务,先后与乐山市宣传部、档案馆、全福镇、犍为县等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为当地政府提供服务咨询,累计合作项目达到10.95万元。面向企业的服务 刘瑶瑶、李康云、穆雪良、杨晓军等老师分别为凤翼天翔、乐山电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培训,累计达28天,培训人数共计277人,扩大了我院社会影响力。
八、中心科学研究工作
1、研究生教育取得新发展。与西华大学联合培养3名MTI研究生,继续保持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全校第一。指导首批翻译专业硕士14名学生通过答辩毕业。两名15级研究生在第三届四川高校外语专业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中获三等奖。
2、积极参与翻译专业硕士论证和教育学硕士点申报工作,组织论证英语学科教学方向。
3、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与北京外研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FIF口语大数据协同创新训练研究基地”。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省翻译协会授牌“四川省翻译协会旅游文化翻译研究中心”融合发展,为筹建省级科研平台打下基础,为联合培养MTI研究生和申报硕士点提供支撑。
4、学科方向建设取得成绩。成功申报2项学科共建项目。日语语言文学当选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西南分会理事单位。
5、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攻关引领作用。校级科研攻关示范团队1个、科研攻关示范岗2人。
6、加强科研工作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学术国际化水平持续上升,三大检索收录4篇,外文期刊发表论文28篇。全年发表论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8篇,A类论文2篇、B类论文1篇。
7、以项目申报为载体,加强科研项目和科研与教学成果的培育工作。规划国家级课题6项,成功申报省部级1项,培育省级共建项目4项,成功申报2项,市厅级课题16项。培育并申报省级优秀成果奖10项,1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获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8、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邀请3名学科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汤红娟应邀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讲座。邓道宣教授外出讲学十多次。教师开展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2次,20人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9、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和学风建设。举办新时代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学习会,努力创建良好学风和学术文化生态。
10、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载体,整合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努力提高重点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指导乐山外国语小学、乐山徐家扁小学和临江姚基金希望小学开展校本研究,联合培育第三届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奖3项,1项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