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年度报告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语言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代礼胜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代勇才/15*******99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3*******9@qq.com
所在学校名称:乐山师范学院
2013年12月30日填报
一、中心以教学为先——深化内涵促质量
1认真修订2010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将选修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纳入课程建设之中,将“英语”专业拓展为师范与非师范。压缩英语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翻译”专业招生规模;学院招生人数和招生质量稳步提高。
2、申报一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5项一般项目、5项自筹项目。发表教研论文20篇,人均0.26篇,其中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每项年均 1篇。
3、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效果好,本年度校级项目9项达到检查与结题要求。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学科教学论”、“英语词汇学”和“英语写作”获得省级立项,资助两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乐山市翻译中心”获得国家级立项。
4、构建与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科专业竞赛体系,举办校内学科专业竞赛新增2项,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竞赛成绩好于往年:13人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
5、师生在各级师范技能竞赛中成绩凸显:颜李萍在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四川赛区)复赛中获得了视听说组优胜奖。叶航宇和王柯芦均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刘坤获得四川省首届教学技能展示大赛“二等奖”、周娟等获得教研论文“三等奖”;2013届有15名同学考上国内外研究生。
6、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外非师范基地4个,非师范生到基地集中实习比例达到90%。师范生到基地集中实习比例达到 71%。
7、成功申报“民族地区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四川省农村初中英语”和“四川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2013中学语文置换项目。
8、汉语言训练实训室申报了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基于应用性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获得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与实践”获得三等奖。中心积极落实学校的教学研究、改革与建设的各项部署,效果明显。积极认真组织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申报,邓芳老师领衔的“中国现代文学”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积极申报校级“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课程,第二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立项7项(其中学校5项,自筹2项),第三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立项7项。
9、成功申报2个国培项目(2013中学语文置换项目、2013骨干教师短期培训项目)。
二、中心以学科为重——建设成效上台阶
1、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顺利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届满考核,成绩良好。
2、今年获批武大兼职硕导2人,1名教师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4人晋升副教授。新增学术骨干2人,青年骨干4人。
3、学科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外语类B类核心1篇,C类核心期刊19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立项建设教材两部:章晓琴《广告理论与创意实践》、申东城《巴蜀文学》
4、今年邀请校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9次,其中两位是外籍专家;举办4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开展10次校内学术论坛。
5、积极组织参加了首届师范生讲课大赛、论文(作品)大赛,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一项,讲课获得优秀奖。讲课获得校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三、中心以科研引领——成果水平上层次
1、认真组织科研项目的选题、培育和申报工作,本年度汤红娟教授成功申报外国语学院第二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成功培育与省社科联的学科共建项目1项。完成规划国家级课题 5项,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14 项、校级培育项目3项,完成校外科研经费24万余元。
2、公开发表论文80篇,其中B类核心期刊1篇,C类核心期刊27篇;出版专著4部。
3、狠抓科研项目结题工作,做好科研档案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结题率95%以上。
四、中心师资队伍建设见成效
1、学院学术梯队成员已达16人,从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到青年骨干,层次明确,后继有人。今年新增校级学术骨干2人、青年骨干教师4人。
2、今年获批武汉大学兼职硕导2人,兼职硕导总数达到4人。
3、高职称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副教授1名,4名教师晋升副教授。1人博士毕业回校工作,1名教师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4、青年教师叶航宇、王柯芦均荣获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5、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转型人才结构的要求,今年2名教师到武汉大学进修;1人到日本访学、2人参加北外高校团队研修和北外骨干教师高端研修。
五、学生为本——人才培养显特色
1、以专业发展为依托,以学生成长为导向,凝练“阳光外院”学生工作理念,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一年来,学院学生学习生活秩序井然,未发生任何责任安全事件。
2、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和特色党日活动,组织学院层面活动50余次,其中全校范围参与的达5次。
3、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在三江潮上建“阳光外院”专栏,传递正能量。2013年11月顺利通过学工部验收考核,获得一致好评。
4、第27期党校共121人参加学习,其中104人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并有11名学生获得党校优秀学员的称号。深入开展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4次,参与学生达50余人,党支部组织开展活动30余次。完成100余名预备党员转正所需全部材料。发展预备党员近100人。归档党员毕业生材料152袋。完成党建系统个人和支部信息等更新等。
5、承办2013年CCTV英语演讲风采大赛,获四川省总决赛1个亚军,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获四川省一等奖,获得历史性的突破。获第十一届校运会团体第六名,太极拳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三等奖和优胜奖。
6、英语专业二支部,2010级第三学生党支部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学生党员代艳梅、冯鑫、黄兴菊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目前就业率达84%,高质量就业数达60余人。新增2个成都市日语专业就业实习基地,1个海外就业实习基地,1个翻译就业实习基地。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8、2013-2014年上期,2010级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师范生236人,2011级语文教育专业44人参加了教育实习。完成了10级汉本、外本,11级语教专业的教学实习、顶岗置换工作。
六、效率至上——实验教学管理更规范
1、进一步完善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办公用品采购保管及使用办法,执行有力,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率。
2、本年度建成数字化语言教学实验室1间,录播室1间,新购买话筒、学生数字终端252件,顺利完成实验室搬迁工作,学院内设实验室主任,加强设备管理管和开发利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严格执行学校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各类创收项目的立项申报,各类收费坚持“收支两条线”,严格按项目使用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七、努力方向
1、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引进没有突破,科研经费完成情况不理想,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
2、努力方向: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中教授博士的比例,加大资助力度,加强团队建设,力争新的一年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